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员工,正在马云的帮助下,用同样的准则创业
阿里巴巴公司是B2B电子商务公司,旗下包括全球进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网站www.alibaba.com和针对国内贸易买家和卖家的国内贸易网站www.alibaba.com.cn 。
阿里巴巴公司的总部位于杭州,在中国内地地区拥有16个销售和服务中心,在香港和美国设有分公司。
离开阿里巴巴的人大多与阿里巴巴有不解之缘,他们公司的业务或多或少地与阿里巴巴有所关联,“许多公司对离职员工都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但阿里巴巴是个倡导开放的公司”。一位离开阿里巴巴的创业者如是说。
从阿里巴巴离开后的创业的年轻人组织了一个“1001夜俱乐部”。俱乐部每个月都有聚会。席间不但可以联络感情,还能交流各自创业的感受,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之前在阿里巴巴时,他们每个人只负责头顶上的一小块“云彩”,现在他们当老板了,思考的事情不一样了,那就是要“像阿里巴巴一样去创业”。
曾经有人评论说,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太单纯像温室一样,从这里出去的人承受不了社会的风吹雨打。但是这些人只是像马云一样坚持着自己人的理想与信念,严谨地工作而已。资本、人才、互联网环境等等种种挑战都摆在这些从阿里巴巴离开的创业者面前。这些都是阿里巴巴经历过的磨难,是阿里巴巴曾经给予过他们的最大的财富。
离开,但还在一起
阿里巴巴目前的员工工号已经从初创时的1号排到13000多号。在2000年之前,这个数字还只是两位数。在这些参与早期创业的人中,很多人因为个人原因或职业发展的考虑已经离开了阿里巴巴:周雄峰24号、朱文新33号、马雪峰37号、秦俐65号、黄伟108号、王莉183号、夏涛、吴志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里巴巴带给这些人的影响与带给后来人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这些人经历了阿里巴巴从艰苦创业到树立品牌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过去了就不再重来。
文三路477号华星科技大厦在八、九年前还是一栋名不见经传的写字楼。因为建成的时间太长,这栋写字楼外表破旧,和周围漂亮的写字楼比起来显得很不和谐。但听说这里风水很好,因为这里曾经是阿里巴巴从湖畔花园搬出来的第一个正式写字楼,而阿里巴巴集团如今旗下已拥有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中国、阿里软件、口碑网、阿里妈妈七家公司,仅其中阿里巴巴一块业务上市就创造了股市奇迹。
因此尽管这栋写字楼很旧,却一层不落地都被租了出去。现在,这栋楼的8层和9层仍被阿里集团旗下的口碑网和阿里软件租用——每个阿里巴巴新诞生的子公司,都要从湖畔花园做起,再搬到华星科技大厦,等到盈利之后才能和总部的团队在一起。
马雪峰和黄伟每天中午吃饭时都会途经这个他们曾经战斗过的战场。因为他们现在创办的人和网所租用的天苑大厦离华星科技大厦只有500米的距离。王莉主管的长生鸟珍珠美颜网就在人和网的楼上,而周雄峰正在努力经营的浙江天禄科技有限公司离华星科技大厦更近,中间只隔了一条马路。在天禄公司的楼上,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公司。站在周雄峰的办公室,还能透过玻璃遥望到阿里巴巴集团现在的办公地点——华星创业大厦以及阿里巴巴的大广告牌。
创业路上
“阿里巴巴的成功引爆了整个杭州对互联网的热情。”黄伟说,2005年,他与同事马雪峰一起离开阿里巴巴,创建了推崇“圈子文化”的人和网。阿里巴巴是帮助中国企业找生意,人和网则是帮助企业找人,现在网站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00万。
在人和网的楼上,王莉在帮助浙江长生鸟药业集团销售纳米级的珍珠粉。
王莉来到这里后主持网络营销工作,取得了年度500万的销售佳绩。之前,她在全球纺织网做副总裁。“阿里巴巴改变了我的职业人生。”王莉说,“我之前在酒店工作,吃的是青春饭。但阿里巴巴让我认识到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实现企业发展的意义。以阿里巴巴为起点的八年的电子商务工作使我学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让我的职业生涯变得更有激情和活力。从B2B门户,到行业网站、到制造企业,就是要把电子商务进行到底。”
周雄峰的创业背景比马雪峰要好一点,因为先拿到了投资,所以办公室装修得很体面。他推出了关于奢侈品的网站——天禄网。因为慎重,网站已经前后改了4次版。目的就是不让奢侈品像以前那样阳春白雪。
相比这三个网站,秦俐的淘课网则更多地在和人打交道。离开阿里巴巴之后,秦俐利用在阿里巴巴学到的管理知识不但创建了网站,还成为了一个教授企业管理的讲师。现在,除了经营网站,秦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企业家上课。与阿里巴巴的不解之缘是,阿里巴巴在为中小企业寻找培训讲师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又找到了她,现在,淘课网的讲师团队平均每个月协助阿里巴巴为企业做20次培训。
事实上,离开阿里巴巴的人大多与阿里巴巴有不解之缘。王莉所在的长生鸟刚刚在淘宝网投下100万元的广告,她之前在阿里巴巴的同事现在成了她在线销售珍珠粉的网络策划顾问;人和网现在充当了阿里妈妈的猎头公司;周雄峰的公司则外包了阿里巴巴部分网页的设计工作。“很多公司对离职员工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但阿里巴巴是个倡导开放的公司。”黄伟说。
像一个家一样工作
这些创业者在现在的工作中,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营造着家庭式的氛围。对他们来说,创业中的激情尤为重要。八、九年前,他们曾被这份激情热烈地感染过,现在他们也想用这份激情感染别人。
朱文新是这里面最早认识马云的人。1997年,当马云还在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朱文新就是第一批网页设计师中的一个。“我家境不富裕,又是广东人,一个人在杭州没有亲戚朋友。马云总时不时找我谈心,了解我生活中的困难,而且总能设身处地地帮我。”朱文新说,“他还鼓励我成为全中国最好的网页设计师,让我有了工作的目标。”
如果说朱文新来阿里巴巴是为了他和马云之间的私人感情,那么秦俐来阿里巴巴则纯粹是被阿里巴巴的团队气氛感染。
当时恰巧阿里巴巴在上海招聘,秦俐投了份电子简历,没想到20分钟后就有人电话通知她面试。“第一次面试,张璞(现任阿里学院院长,当时为阿里巴巴人力资源总监)有板有眼地问了我几个问题。我觉得还挺正常。但第二次在杭州的面试让我吃了一惊,那是我第一次来到湖畔花园。当我走进房间的时候,面试我的人一个躺在沙发上,一个坐在桌子上,一个站着。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那段时间一直在加班。”秦俐回忆说,“问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问题之后,他们问我喜不喜欢打羽毛球。我说喜欢,后来我们几个人就去打了一场羽毛球,还吃了一顿晚饭,聊天聊到夜里12点半。我说太晚了要回上海了,他们就让我和他们一起在酒店住下来。我问他们我是否面试通过了,他们哈哈大笑:‘服务器密码都告诉你了,当然是通过了。’那天晚上,我无意间听到当时的主管周磊(现在北京创办六人行网)给马云打电话。高兴地在电话里告诉马云:‘ 马总我们今天又招到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和您一样之前也是老师,而且英文也很厉害!’”
“就是因为觉得开心,我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秦俐至今都为当初的决定感到高兴。我之前的工作总是让我觉得自己是很理性的人,在阿里巴巴,我找到了自己感性的一面,也深深地被阿里的创业激情所感染和感动。”因为感受过创业的激情,秦俐在离开阿里巴巴后选择了自己创业,再次去感受曾经感受的激情。
现在的秦俐是淘课网的总经理,但她和同事之间仍然保持了非常平等的关系。她相信,平等交流、适度地鼓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团队斗志。“我的同事有些是从华为过来的技术高手,他们的能力都很强,开起会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问题,没什么拘束。即使争吵,也是对事不对人。”
和秦俐一样,黄伟也希望在人和网努力营造出家庭的气氛。“我现在在走廊上看到同事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周伟说,“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你会发现很多公司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好。大家遇到后总是一低头就过去了。也许有的领导希望通过‘制造距离’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但实际上权威应该通过个人能力塑造。马云会和你勾肩搭背地出去玩,打扑克,还会在公司的元旦晚会上表演醉拳。但你和他在办公室讨论问题的时候还会觉得他是你的领导。因为他看问题的境界很明显比你高。 ”
传承价值观
这几个创业者性格各异:马雪峰思维缜密,不喜张扬;秦俐思路敏捷,富有激情;黄伟喜欢总结;朱文新很感性;王莉则更加务实。但在这些表面的背后,他们有着出奇相似的价值观,这些让他们受用终身的价值标准是阿里巴巴传承给他们的。
目前淘课网正在面临融资,秦俐这段时间重新仔细阅读了描述马云创业史的《马云的阿里巴巴神话--美丽新世界》,温故而知新,希望从中得到引导,她也推荐给公司的每个员工看,希望大家都有不一样的读后感。“淘课网并不缺少投资,但我希望找到能真正懂得培训的投资者,帮我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也要选择投资,就像马云当初选择投资一样。”
秦俐的淘课网在刚创办的第一个季度就实现了盈利,“那个时候大家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未来设想得很乐观。没想到接下来因为遇到培训的淡季,又持续招人。所以公司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又出现亏损。好在我们坚持了下来,现在又实现了盈利,虽然收入还不太稳定,但公司创业初期都是这样一阵一阵的。”
在“人”的方面,秦俐管得很严:“不齐心的人我坚决不留。这一点我是从阿里巴巴的管理顾问关明生身上学到的。他来阿里巴巴的时候正好赶上互联网的冬天,当时阿里巴巴在美国、韩国都有分公司和相关人员,这些人中有的人是带着互联网热潮中的一些投机心理来的,也有一些不齐心,成本消耗很大,马云太重感情,下不了手裁人。关明生则更理智,他到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裁人,当时看着身边的一些外籍员工走掉了,还是很伤感的,但是现在回头来想想,作为创业者,对公司前途的负责就是最大的对员工负责。”
资本让创业者着迷,也让创业者苦恼。从1999年到2007年,阿里巴巴用了8年的时间才实现上市。对投资者来说,这个等待回报的时间有点长了。但马云却凭借自己坚持不断地说服投资方,最终完成了对“阿里大厦”的构建。现在,周雄峰也面临着资本的压力。“在公司运营方向、奢侈品网站定位、运作方式上有时候和投资方想法会产生分歧,这时候需要努力说服投资方和我的想法达成一致。我现在感到马云当时的不容易了。我想我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最终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
从1999年创业的狂热,到2000年遭受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再到公司从“家庭化企业”过渡到“制度化企业”。阿里巴巴经历过资金困难,经历过海外扩展战略的修正,也经历过裁员。这些变化,让这些从阿里巴巴离开的创业者对创业的困难估计得很足,“‘傻坚持比不坚持好’,我们现在就是要坚持。”
曾经有人评论,说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太单纯,像温室一样,从这里出去的人承受不了社会的风吹雨打。但是,这些人只是像马云那样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严谨地工作而已。资本、人才、互联网环境……种种挑战都摆在这些从阿里巴巴离开的创业者面前。这些曾经都是阿里巴巴经历过的磨难,是阿里巴巴曾经给予过他们的最大财富,今天,这些创业者要想成功,就要像阿里巴巴一样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