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冬奥会夺金后接受采访时,让众多观众十分感动的一句十分质朴话:“拿了这块金牌,可以让父母过得好一点”,竟然会引来批评和质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局副局长于再清在两会讨论时,就首先批评周洋夺金应先谢国家。如此境界的如此批评,本文不作评价。因为,按同门师兄弟李承鹏的话说:“于再清不是爹妈生出来的,是国家生出来的……国家体育总局,就是国家用体育的名义设的一个局。”
本文想说的是,此官员阔论一出,大量媒体记者就此事开始询问周洋父母,某电视媒体几个记者更是问语惊人,不断逼问周洋父母“当初培养女儿,是否纯粹地只为改变家庭环境?”、“是不是目的性太强?”面对这些有悖常理、脑子进水的的问题,周洋父母愕然后失声痛哭,最后开始愤怒……
为同行李承鹏敢言鼓掌一个先。再为逼问周洋父母那几位同行的“敢言”汗颜一个后。
不得不承认,21世纪,网络风暴下的汉语言表达,已经远远超越格式化的主谓宾定补状。各种款式的言语,为表达而表达,李兄的言语结构刁钻,看上去就很美。但像本文提及的这些记者,白痴却故作高深状,其无耻作态实在令人作呕。
真正的记者,除需具备一定综合素质外,采访,不仅要有技巧还应担待一份责任。在一定场合,更要有一份凝重和克制。
采访逼哭周洋父母,这些记者很白痴。
这种白痴无独有偶。看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采访现场,某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
北川老县城。一青年被压废墟下。
记者发问:“你疼不疼?”
青年:……
问:“家里还有什么人?他们跑出来没有?”
青年:“有老婆娃娃还有父母,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
问:“你想不想他们?”
青年:……
再看看四川某地某电视台一档节目——
两口子打架,一女记者采访那被打女(四川话):“你男人为啥子打你?”
女:“他说我偷人”
记者:“那你偷莫得嘛?”(莫得:意思是“有没有”。原话即:那你有没有偷?)
女:“……”
有一次有户人家着火了。四川某地某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之后火已经被扑灭了。
记者采访那家女主人,她说正在煮饭的时候家里就起火了燃得噼里啪啦之类,一段话听完之后,那女记者的第一句问话就是:“那你家的饭煮糊没有呢?”
这样的采访,能叫记者?简直羞死先人。
采访逼哭周洋父母,这些记者很无耻。
天下父母心是一样的。包括生养这几个记者的父母。
父母生下孩子,无论如何首先考虑的是让她(他)健康长大。其次,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多学文化并尽可能掌握哪怕是一门技艺。天下没有哪一个父母,为了“改变家庭环境”,专门生个孩子来按预定目标培养。除非以后凭借世界最新技术可以办到。但是,那以后的世界就没有人了,因为,满世界都是超人。
你当记者,是否你父母打你从小就运用了这门技术提前定制的?
90后的周洋,其职业履历犹如她的”短道速滑”,眨眼就没了。因此,在温哥华书写神奇之前,无论百度抑或谷歌,关于周洋的资料几乎为零。即使不断更新新词汇的搜狗输入法,也不能直接打出“周洋”组合。
周洋的家境,如果按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标准,其年收入是绝对达不到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的。
周洋的父母都身有残疾,为了孩子,母亲一针一线替别人织毛衣挣钱,父亲大街小巷卖过雪糕,可这微薄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个家。2007年,全家人开始经营一个不起眼体彩投注站。因为租不起临街的房子,周继文(周洋的父亲)一家三口住一间小屋,其他两间都用来销售彩票……
就是这样的家境,周洋走上短道速滑之路。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继承了这朴实中华传统的周洋,当地(长春)媒体就很实在地报道说:她小就非常懂事,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来使父母过上好日子……
她绝不是天生冠军。除了她父母给予的天生禀赋,“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努力来使父母过上好日子”,是她坚韧不拔的信念脊梁。
这坚韧不拔,通俗说法是对得起父母,书面表达就是报恩。因此,周洋夺冠后所说“拿了这块金牌,可以让父母过得好一点”,才令全国民众动容。
这种感动,源于一个字:孝。
中华传统,孝大于天。
在中国,不孝,要被天打雷劈。不懂得孝,就两字概括:无耻。
不知要周洋先谢国家的于局,以及将周洋父母逼哭的那几位很傻很天真的记者,是否通达了这做人的基本常识?
站在自己那普通红砖房门外,周继文夫妇为女儿夺冠激动万分……
周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成为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