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时,鸽子问乌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听完后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都不受欢迎的。“”
这是一则很有意味的典故,通过一只乌鸦和鸽子的对话,影射了一小部分人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一面,特别是现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上远远不如以前,沟通越来越少暂且不谈,如果之间再发生点小小的磨擦,记住,是小小的,但如果处理不好,不去沟通和交流,很容易产生更大的矛盾。现今的很多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如果些许的意见不统一,往往不是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是一味的去寻找对方的不足,一味的指责对方的错误,对自己身上的问题避而不谈,有些甚至根本看不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这类事情的根源往往就在于现今社会上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在宽容别人方面做的不到,在律己方面又做的不够,套用成语换言之就是“严于律人,宽于律己“”。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有一句名言说的好:“把别人对自己的不好写在沙滩上,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刻在石头上“”,应该想到,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宽容你的。
其实与人为善也是当今社会生存的一种规则,或说是潜规则,当今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里面的客观原因当然很多,但一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学不会与人相处也是其中之一,有些独立独行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破坏规则,其实规则的形成有其流传及通行的道理,它是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当规则不存在或被破坏时,每个人都不会再有利益可图。儒家文化虽有其糟粕及不可取的一面,但其中的很多诸如“卑以自牧“”(保持谦逊的态度以使自己得到提高)之类的寓意很值得的学习。而有些人从来不能屈了自己,对了要顶,错了也要硬,而不能亏待自己,熟不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秦始皇陵兵马俑馆中的“镇馆之宝“”跪射俑,何以保存最为完好,正因为此。
“弹琴唱歌,余音绕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之一,人的思考方式直接决定了他的做事方式,要想按照正确的方式做事,首先应该学会按照正确的方式思考,这才是处世之真理,这就是我对这一则寓言的理解。最后,用香港成功人士李嘉诚的一句格言来结束文章:“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