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您尚未登录!
VIP会员登陆后可以查阅当前板块内容,请登陆后查看!
请点击登录

  • TOP
  • 手机版
    全部提示消息

    易之家外贸SNS社区 Tradesns foreign trade community
    当前所在页面位置: 首页 > jn体育app下载 【东方早报】30年音乐,非靡靡之音
    【东方早报】30年音乐,非靡靡之音
    浏览量:354 | 回复:2 | 发布时间:2008-12-27 00:24:05

      2008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发表了王宏甲的一篇文章《歌声启蒙——纪念邓丽君》,开篇即是:“1978年,当我突然听到她的歌声……曾是那样震撼!……不久,我的已故父亲得到平反,我们家领到一笔补发的钱,我用那笔钱的三分之一买了一台700元的SONY录放机,就为了听邓丽君的歌。”

      “启蒙”,一个常与文艺复兴或者“五四运动”等划时代重磅词汇链接的词语。英文中“启蒙”的动词为enlight,确实可以说,邓丽君的歌声点亮了那个除旧布新、革故鼎新、破旧立新时代关节处人们的听觉生活。不过在当时,她的歌被命名为靡靡之音、黄色小调,遭到严厉批判和严格禁令,最初的收听方式是“偷听敌台”,广泛的传播方式是用“四喇叭”疯狂转手翻录海外各种途径进来的盒带。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声影响深广,以至于民间出现了“白天听邓小平,晚上听邓丽君”这样的俏皮话。

      遭禁的不只是来自台湾的邓丽君,几乎与此同时,李谷一的《乡恋》和苏小明的《军港之夜》等,也被听出了黄色意味备受限制。不过1983年央视春晚,观众5盘子的点播条,使得现场的广电部部长拍板“解禁”《乡恋》。禁锢,在举国“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中渐渐消融。

      个人听觉的开放,成为人性开放和时代开放的先声之一。

      扒带、走穴,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在限制中学习和突围,在突围中萌发和蓬勃,1986年世界和平年的百位歌星集中亮相,成就“流行元年”,《信天游》领刮西北风,“一无所有”地摇滚;1988年内地出台海外音像制品引进版的政策,扒带风慢慢平息,内地逐渐成为世界流行音乐市场的一部分;1994年,《校园民谣》一“带”风行,内地原创音乐旗帜高扬,从港台学来的签约歌手制开创自造歌星的商业化狂潮,却在膨胀中迅速退潮;2001年网络歌曲“上酸菜”般兴起;2005年选秀红人的口水歌充斥耳膜……

      有人说,欢迎进入“只有流行没有音乐”的时代。好吧,只要别像当年那样非端着“礼崩乐坏”的调子来上纲上线,我们的听觉,听上去似乎是众“声”平等了,虽然众声喧哗,缺乏强音。    

     

    邓丽君是一代人的启蒙老师

     

        成方圆

      三十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当时想当一个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后来当了歌手。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影。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相约星期二》。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魅力。

      

      这三十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意识到人生苦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还是做歌手。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喜欢快。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非常喜欢。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别堵车。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顺序是:爱情、亲情、友情。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感谢这个时代。

     

      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成名的歌星中,成方圆算是比较特殊的一员。她从小学习民族乐器二胡,1970年代末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后来又喜欢上了港台歌手的歌曲。从她演唱的方式和歌曲中,不难听出民族音乐、西方的民谣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的多重影响,因此她在演唱自己的歌曲时,从英文歌到台湾民谣,类型和风格十分宽泛,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通俗歌曲界,树立了先锋的姿态。

      

     

    罗大佑(左)和张艾嘉(中)

    李谷一专辑《乡恋》

     

     

      “拉二胡的”唱歌引非议

      和其他1960年代出生的人相同,成方圆也曾被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所打动,“李谷一唱《乡恋》的时候,我还在她的乐队里给她伴奏过,我看着她在台上唱《乡恋》,唱《妹妹找哥泪花流》,后来我自己也唱歌了。”然而,当时的一些所谓专家和权威,却对成方圆颇有非议。可笑的是,最多的非议不是关于她所演唱的歌曲,而是她的专业出身,“听说有老前辈给文化部写信,觉得这拉二胡的都能唱歌了,那么这个音乐学院我们还用办吗?”虽然权威仍在歌手科班出身与否的问题上耿耿与于怀,但是那时的听众对此毫不关心,被样板戏折磨多年的眼睛和耳朵,只要能听到新的、不一样的歌声已经很满足了,成方圆回忆道:“记得当时有一次我演出,我刚拿着麦克风上台,还没开始唱,台下的观众就开始鼓掌了。就好像你一拿着麦克风,台下的观众就开始兴奋了,因为他们觉得这肯定是流行歌曲来了。”

      1979元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之后,西方千姿百态的音乐形式开始传入中国,成方圆发现了音乐世界的宽广,“约翰·丹佛的乡村音乐、卡朋特的歌曲,还有摇滚乐、爵士乐这些东西,你听哪个你都觉得骨头都要酥了,唱什么先不管,首先音乐本身、那种节奏,就把你给吸引住了。”

      田震那英毛阿敏都学邓丽君

      西方的流行音乐扩宽了成方圆的视野,随后她又“遇到”了华语流行歌曲的启蒙老师邓丽君。时至今日,谈起邓丽君,成方圆仍难掩兴奋:“听到邓丽君的歌对我内心的冲击之大,大到让我三个月不吃肉也愿意,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音乐。其实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共同感受。”

      从此,邓丽君的名字印在了成方圆的心上,她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学邓丽君的每一首歌曲,“邓丽君可以说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启蒙老师。田震、那英、毛阿敏说起来当时都是模仿邓丽君的。后来才知道除了邓丽君以外还有其他的歌手,还有更好的音乐,音乐的天地很大很宽。”至于邓丽君的歌曲在当时的意义,成方圆认为那代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的复苏”。

      对罗大佑怀着敬畏

      在邓丽君之后,中国内地的年轻人们又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音乐创作人——罗大佑。相比邓丽君演唱的情歌,罗大佑的歌曲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批判。他的成名作《童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内地,最早就是由成方圆演唱。成方圆说:“他的很多歌词,比如说《鹿港小镇》我都抄下来,而且是怀着一颗敬畏和尊敬的心。我觉得罗大佑的歌词和他作的曲的契合度特别高。他写的歌词很少有让你听不懂的地方,而且人家是学医的出身,这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我觉得罗大佑就是一个神人,是一个在那种远远的高处望着我们的圣人。前两年他来北京,我发现实际上他挺温和的,他的叛逆的一面可能也随着时间消退了。”

      翻唱是原创起步时的选择

      也许在今天看来,一个歌手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并不值得推崇,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原创音乐尚未起步,翻唱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内地的每一个歌手的共同的选择,“那个时候的翻唱和现在的翻唱在概念上完全不同。那时国内不能进口国外原版的音乐,就靠我们这些国内的歌手去唱。那是真正的翻唱,人家怎么配器,和弦怎么走,低音怎么走,鼓点怎么走,我们完全是原封不动地扒过来,没有任何再创造。”

      虽然翻唱中没有创作的成分,但成方圆认为对此不应该全盘否定:“现在一直提倡原创,这点没错,但是不能鄙视翻唱。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表达,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不觉得翻唱就矮人一头。”

      在“西北风”中迷惘

      翻唱别人的作品并没有让成方圆觉得不妥,让她难以释怀的是“跟风”——最受欢迎就唱什么,也不管自己适合与否。1980年代,《黄土高坡》、《信天游》等歌曲在中国流行乐坛吹起了一股西北风。回顾那段日子,成方圆以“迷惘”形容自己,“那个时候北京经常有这种情况,你在台上,如果不唱西北风的那些歌,就得被哄下去。你就得扯着嗓子唱,不管你的嗓音适不适合。那是我最迷惘,最困惑的一段时期。”如今不论在音乐观念还是表现方式上,成方圆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最主要的不是去赶时髦,而是要表达独一无二的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心。比如我今年做了一张唱片,在录音之前我就在想,我想要表达的是云淡风轻,这正是我目前的生活状态。”谈起这张新专辑,已经10多年没出专辑的成方圆显得并不那么兴奋,“我觉得有些话我想说,有些歌我想唱,有些内心的东西我想表达。我没有十年磨一剑,而是水到渠成。”在成方圆的新专辑中,有一首叫作《传奇卡帕》的歌是写给西班牙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他有一句名言“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成方圆欣赏他对摄影本身的纯粹的狂热,而这也正是如今她对音乐的态度。(感谢《凤凰网·非常道》的资料支持)

     

    收听“引擎”

      《乡恋》

      1979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由李谷一演唱、张丕基作曲的插曲《乡恋》首次亮相。李谷一在演唱中也借鉴了流行唱法的“气声唱法”。虽然这首歌受到了听众的欢迎,但在音乐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有专业人士批评这首歌曲不正派,李谷一被说成是“黄色歌女”,她的歌曲录音带被封杀。1980年,《北京晚报》筹划的《新星音乐会》毅然邀请李谷一前去演唱,她因为声带出血而无奈缺席。1983年,李谷一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歌曲后才得以正名。

      约翰·丹佛

      1979年元月,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邓小平访问美国,邓小平戴着牛仔帽出现在华盛顿肯尼迪文化中心,当时在美国当红的乡村民谣歌手约翰·丹佛为邓小平演唱了《高高的落基山》。第二年,约翰·丹佛受邀来到上海演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来访的美国歌手,随后他创作了歌曲《上海的微风》以纪念中国之行。随后,他的歌曲迅速在中国传播开,约翰·丹佛可以说是第一位在中国走红的西方歌手。

      邓丽君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内地开放了香港探亲。在香港亲友带来的礼物中,最受内地亲友欢迎的礼物则是录音机和卡带。其中,有“台湾歌姬”之称的邓丽君是最受欢迎的歌手。因为她从台湾前往香港发展,唱的都是字正腔圆的国语歌曲,对于内地的听众而言,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虽然邓丽君的歌曲被一些音乐届的权威人士认为是靡靡之音,但是由于其歌声甜美,演唱的歌曲也以情歌为主,立刻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尽管邓丽君在内地拥有众多歌迷,但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来内地举办演唱会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她将苏州视为自己的“梦里水乡”,甚至还想过在那里买房定居。1988年,内地曾邀邓丽君前来演出,但由于当时的台湾当局在她的档案中动了手脚,导致她无法成行。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哮喘病发在泰国清迈与世长辞,终年42岁。

      罗大佑

      台湾音乐教父,出生于医学世家,为从事音乐创作,不惜与父亲决裂。1980年代初,由成方圆翻唱、罗大佑作词作曲的《童年》在中国内地传唱。直到1985年前后,《童年》的原作者罗大佑本人的作品才传入内地,《之乎者也》、《光阴的故事》、《亚细亚的孤儿》等歌曲在大学生和知识分子间留传。1990年代后,罗大佑的作品进一步在内地传播,他在内地青年中的影响力达到顶峰。2000年9月,罗大佑在上海举办了内地首场演唱会。

      翻唱

      由于当时内地原创的缺乏,“翻唱”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罗大佑的《童年》由成方圆演唱,凤飞飞的《掌声响起来》是包娜娜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高凌风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是费翔在春晚上演唱的,而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则是由王杰实、谢莉斯演唱的。1979年,内地首家录制立体声音乐卡带的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成立,1981年广州太平洋影音有限公司曾找到当时内地最负盛名的二重唱——王杰实和谢莉斯,为其制作发行了一张专辑《何日才相会》,其中二人翻唱了包括《外婆的澎湖湾》、《不老的爸爸》等多首歌曲。

     

    崔健在内地 就是“独一份儿”

     

    黄小茂

      三十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当时我才15岁,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目标。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每天能够真正开开心心的。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书说不上来,电影看过太多。

      

      这三十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头发,越来越少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早点要小孩。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我的性格比较稳一点,不喜欢太快。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当然,否则不会做下去。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没什么要求。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都很重要。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父母和老婆。父母给了我生命,而老婆孕育了我们的孩子。

     

    年轻时的崔健

      从最初为崔健、黑豹乐队填词,到推出城市民谣、校园民谣,再到如今SONY BMG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黄小茂回顾自己这30年,淡淡地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集你的事业、乐趣、成就感、玩心于一体,是一个很完美的生活状态。我花费了20年时间才看清这一点。我做过很多行业,也做过很多事,但让我选择一种我想过的生活,我会首选做音乐。”

      1985年跟着崔健入行

      开始接触音乐,已经是黄小茂上大学以后的事情。当时他听得最多的是欧西的摇滚乐,而在内地,就是崔健。1985年,东方歌舞团办了一个大奖赛,因为跟成方圆是好朋友,黄小茂也去参加了,“当时崔健有个‘七合板乐队’,唱民谣为主,大部分都是翻唱歌曲。比赛就是在东方歌舞团的一个排练厅举行的,他们整个乐队里缺个鼓手,但当时现场条件也不允许放鼓,那时候刚出现了鼓机,可以编程的那种,所以我就去负责这个东西。”对于黄小茂而言,“全都是因为崔健,莫名其妙地进这一行。”

      黄小茂回忆,当时崔健在内地就是“独一份儿”,他在演出时捧场的有不少老外,人人都很惊讶,竟然在中国内地也能听到摇滚乐。当时在内地,摇滚还是个另类,1985年的那次比赛上,崔健他们表演了两首歌:《不是我不明白》和《最后的抱怨》,评委有王昆、李双江等,最后他们连复赛也没进,用崔健的话形容,“把他们(评委)吓了一跳,流行歌曲怎么是这样?”1986年,时任东方歌舞团团长的王昆力排众议推荐了崔健带着《一无所有》登上百名歌手演唱会,中国内地摇滚乐至此有了零的突破。

      回忆创作之初,黄小茂表示,只知道没事就跟崔健、刘元等人一块玩,崔健当时在北京交响乐团吹小号,自己组了七合板乐队,翻唱一些国外的歌,偶尔自己也写点原创。黄小茂学的是文科,对音乐又很敏感,所以开始给崔健他们填词。写歌的稿费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第一笔稿费是中唱给的,只有几十块钱,当时的黄小茂只有21岁。

      1992年进入大地唱片

      做红“民谣”

      1992年黄小茂认识了刘卓辉(香港著名词人,Beyond歌曲《大地》便是他的作品),然后他们的“大地唱片”就在西单华威大厦的高级公寓办公室里开张了,在此之前,内地只有中录、中唱等有点像国家出版社的单位,他自己也曾在康艺音像出版社(专为残疾人制作音乐的单位)工作,而大地唱片是内地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唱片公司。大地唱片推出的第一张专辑是艾敬的《我的1997》,唱片先在台湾推出,然后再在内地发行,一炮走红。当然,《我的1997》在当时是一个敏感话题,有不少人将歌词理解为是一种崇洋媚外的心态。但唱片问世后造成轰动效应,当时黄小茂以“城市民谣”为它定义,与此同时在内地音乐重镇的广州,也出了李春波的那首《小芳》。民谣一时间在内地形成一股风潮,对于这样的选择,听摇滚乐长大的黄小茂的解释很简单,“这是我个人的偏好,因为民谣旋律好,歌词也好。”

      城市民谣火了以后,黄小茂又推出了“校园民谣”,他否认这一概念是受台湾校园民歌的影响,而将其解释为民谣系列的第二波。当时的黄小茂正在为大地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挑歌,无意中听到了沈庆的《青春》,在沈庆的介绍下,又认识了高晓松。《校园民谣1》捧红了老狼、高晓松,它所掀起的不仅是“校园民谣热”,更是内地校园民谣的一个至高点。

        黄小茂说:“我这个人有个特点,我不一定要做最好的,但一定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每做一张唱片我都会想怎样才能把它做得有新意。”所以他1995年进入央视担当《东方时空 95新歌榜》栏目音乐总监后,推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歌曲,包括《大中国》、《阿莲》、《红旗飘飘》、《懂你》……一周一首歌,一首歌一支MV,一年下来总共推广了52首歌,多半都火了。

        如今他的身份是SONY BMG唱片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对于他个人而言,能够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每天就很快乐。

     

      崔健

      从小跟随在空军军乐队中任职的父亲学习小号,1978年至1987年在北京交响乐团任小号手。1986年,参加“世界和平年演唱会”,首次在公开场合演唱代表作《一无所有》,开中国原创音乐和摇滚乐之先河。1989年,出版首张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并举办同名演唱会。1990年代,先后发表了专辑《解决》、《红旗下的蛋》、《无能的力量》,由于作品的风格前卫,与当时红极一时的港台流行歌曲相去甚远,因此销量都十分有限,但仍为崔健赢得了新一代摇滚乐迷的认可。2002年,为姜文导演的电影作品《鬼子来了》配乐。“他让我听到了一个人的心灵。”王朔曾说,“只要我想、有需要让自己感到自己有心灵,就听崔健的歌,仿佛自己的心灵存在于他的音符中。”

      收听“引擎”

      世界和平年演唱会

      1985年,由迈克尔·杰克逊、昆西·琼斯等欧美歌星联合发起了一场为非洲旱灾募捐的演出。没过多久,由张艾嘉和罗大佑倡议的“明天会更好-献给世界和平年”60名歌星演唱会在香港举行。受此启发,当时中国录音录像总社女编辑张丹丽找到音乐制作人郭峰一起做一场“百名歌星演唱会”献给世界和平年。22岁的郭峰将其作品《走向明天》修改成演唱会主题歌《让世界充满爱》。

      参照台湾的“明天会更好”的60名歌星阵容,张丹丽把参与歌手的人数定在了100个,最终挑选了128个人来演唱这首歌。王菲也曾加入录音行列,由于未满18岁,演出者名单上没有出现她的名字。为了演出效果,主创人员还特地为所有人员制作了统一的白T-shirt。演唱会后的录像带、磁带销量已经无法准确统计,日后一旦有慈善赈灾的活动,主题歌《让世界充满爱》一定是必唱曲。

      齐秦、苏芮专辑

      首批正式引进

      1988年底,内地出台相关政策,进出口的版权要管理了。第一批正式批准的就是由南海音像引进的台湾音乐专辑齐秦的《狼1》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尽管当时很多人还只知道齐秦是齐豫的弟弟,但他的歌声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所以尽管没有引进正版,但是两人的盗版磁带已经出现了很多。而《跟着感觉走》更是成就了16岁就混在京城的那英。据说,从当初的《搭错车》插曲到1988年的《跟着感觉走》,那英模仿苏芮的声音已经足以乱真。

    宋柯:李宇春朴树在我看来一样

      1996年,宋柯为师弟高晓松的专辑《青春无悔》投资了二三十万元,最后赚到了约50万元,从此,他的身份从珠宝商人变成了音乐商人。宋柯创办的麦田音乐,曾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后来宋柯在数字音乐方面抢占先机,如今他执掌的太合麦田音乐旗下最红也是最有争议的歌手就是选秀出身的李宇春。宋柯认为,如今国力增强了,行业需要慢慢壮大,但娱乐产业远远落后于其他很多行业,中国内地的音乐公司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

    周杰伦

     

    2005年超女李宇春(中)、何洁(右)、张靓颖(左)

     

    《校园民谣1》

     

    《校园民谣2》

     

    《校园民谣3》

     

    高晓松作《青春无悔》

     

    周杰伦专辑《范特西》

     

     

    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一去美国就完全被击倒了

      清华毕业的宋柯是当时校园里的草坪歌手之一,他写过一首歌《一走了之》,后来成为清华的毕业歌;他卖过好几首歌,140元一首,对于一个月生活费才50元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他参加高校外语歌曲比赛得了亚军,冠军是现在内地乐坛大哥级人物刘欢。但这一切对于宋柯而言,仅仅只是兴趣,“当时还是觉得当歌手挺不务正业的,对那时的我们而言,就应该大学毕业后出国拿个学位,然后找份好工作。”大学毕业后,学环境工程的宋柯被分配到化工局,念大学时的这个专业是家人给他挑的,他并不喜欢,在单位干了三个月他就去了深圳,一年后宋柯前往美国德州农机大学留学。虽然曾在清华校园里被誉为音乐才子,但一到美国,“我就被完全击倒了。我去美国的乐器店买琴,那个小伙子给我表演各种琴,他就随便玩了玩,我就傻了,因为他比我在国内见过的最好的乐手都要好上很多倍。”

      没想到朴树能成偶像

      关于1996年麦田音乐的成立,多年后被演绎成了对音乐梦想的义无反顾,但宋柯天生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当时‘校园民谣’正火,高晓松又找了老狼、刘欢还有尚未成名的零点乐队等来唱。后来他说要不就干脆弄个工作室吧,叫‘麦田’,后来麦田音乐提出做‘良心音乐’,也是高晓松提的。”同年“五一”左右,宋柯接到高晓松的电话催他去上班,“一开始我还纳闷,去上什么班啊,高晓松说你来了就知道了。结果我过去一看,发现公司连财务都有了,原来他把自己的广告公司改成音乐公司了。”麦田音乐成立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就是《青春无悔》,投资来源于宋柯自掏腰包的那二三十万,最后收益是约50万元。“从项目的角度上说,能够有200%~300%的盈利,已经是很成功了。”于是宋柯卖掉了自己的珠宝店,全身心当起了音乐商人。

      麦田音乐制作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其中与朴树签约颇具戏剧性。“当时朴树扛着个吉他就跑到公司来了,他是来卖自己的作品的,非常内向,额前有一缕很长的头发,快遮住半张脸了。”高晓松和宋柯听他自弹自唱完后拍板签下他,“我完全没想到他能成为一个偶像,当时‘偶像’这个词还是张亚东提出的,我还不信,这么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人,怎么成偶像呀。但老狼出去演出大家就是热情鼓掌,朴树上台,台下是带尖叫的。”在《青春无悔》之后,麦田音乐又陆续发行了两张专辑,虽然唱片卖得都不错,但到了1999年,麦田音乐却面临着巨额亏损,“我们四年下来才发了三张专辑,尽管唱片大卖,但也不足以平衡公司四年的运作。”宋柯甚至想过干脆把公司卖了。最后是靠着刘欢和上海一个朋友先后总共借给他约百万元人民币让他扛过了最难熬的时候,然后,宋柯遇到了当时华纳唱片内地总经理许晓峰。从1999年底开始,麦田音乐成为华纳旗下一个音乐品牌。总结麦田音乐的失败教训,宋柯决定将太麦的定位从最初的音乐公司,转变成音乐新娱乐公司,想要染指除音乐之外的影视等多方面。

      盗版打倒了正版

      互联网打倒了盗版

      在2000年前,CD还未成为歌曲的主流载体,在尚是“卡带时期”的市场中,盗版的比例并不高,因为卡带生产成本高,盗版比正版大概也就只能节省1元钱。进入千禧年,随着CD的普及,唱片业彻底被盗版打败了。“当时的国有发行体系要承担很大责任。”宋柯说,国有出版社有个思想误区,认为CD应该比卡带贵上好多倍,实际上CD本身的成本一张才几块钱。在CD刚普及的时候,一些唱片发行商把CD唱片价格定到了50-60元,这简直给盗版带来了很好的机会。1999年-2003年之间,盗版CD一下占有市场90%以上。朴树的《我去2000年》卡带加上CD总共卖了80万张,但如果没有盗版,宋柯认为销量可以达到500万张左右。

      2003年,中国移动开始进行彩铃的测试,由于移动规定所有SP提供的音乐都必须得到唱片公司授权,新浪找到了宋柯。然而当时华纳唱片并不同意向新媒体拓展业务,“跨国公司的合约里甚至都不能出现MP3的字眼,因为他们担心会因此影响传统CD的销售。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他们享受了30年从卡带到CD为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但对于中国内地而言,我们(对传统唱片销售)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好在宋柯手上当时还拥有麦田音乐所制作的音乐版权,包括《白桦林》等被作为彩铃推出了。

      2004年3月宋柯离开华纳成立太合麦田,开出8位数的天价购买了刀郎作品在新技术领域的版权,并以7位数买断当年红星唱片旗下所有作品版权,包括郑钧的《赤裸裸》、许巍的《在别处》等专辑在内的200多首歌曲,做好进军数字音乐的内容准备。以刀郎为例,当年8位数的天价在业界看来是一个疯狂的数字,但最后为太麦带来了几千万的盈利。有趣的是,就在宋柯自立门户前几个月,iPod在美国悄然流行。

      打造新型音乐娱乐公司

      在太麦旗下,目前备受争议的艺人就是2005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从商业角度出发,2005年宋柯签下李宇春为自己的数字音乐盈利模式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试水,对李宇春本人,宋柯的评价仍然很高。2007年11月,李宇春的专辑和周杰伦的专辑前后脚发行,在宋柯眼中,李宇春的人气绝对堪比周杰伦刚出道时,“在我眼中,李宇春和朴树没有区别,他们都是偶像,英雄不论出处。”

      无论是当年迈出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第一步,还是后来收购刀郎的音乐版权,签下李宇春,宋柯每一次出牌都令人大跌眼镜,但最终结果是将同行远远甩开。宋柯说每当变化来了,自己很少去抱怨,“与其去抱怨,不如去思考寻找新的机会。”宋柯认为,内地的音乐公司不能继续只是内容的提供商,由于内地娱乐工业体系的不够成熟,单纯的内容供应商很多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涵盖各种媒体的新型音乐娱乐公司才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台湾民歌运动

      1975年以余光中、徐志摩等诗人的诗为歌,杨弦与胡德夫举行“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成为中国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1976年李双泽在陶晓清组织的“民谣演唱会”上将可乐罐子猛砸在舞台上,号召大家“唱自己的歌”,同年台湾新格唱片公司举办了“金韵奖”民歌比赛,施孝荣、王梦麟、齐豫、刘文正等一大批民歌时代的代表人物脱颖而出。那个年代,齐豫的《橄榄树》、刘文正的《兰花草》等日后都曾经由内地歌手翻唱而被大家广为所知,但到了1981年,这种单一音乐路线的音乐形式开始面临困境,在民歌时代的后期,罗大佑、李宗盛等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张艾嘉、蔡琴以及费玉清则是民歌时代后期的重要歌手。随着滚石唱片公司的成立,推出一系列极具现代流行意识的专辑作品,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

      校园民谣

      1994年4月,一盒名叫《校园民谣Ⅰ》(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专辑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虽然当时台湾民歌时代已经结束,但内地的校园民谣时代正在巅峰。而这盒磁带的音乐,全部由北京各个高校在校大学生原创,发行本身也带着很大的偶然性。

      《校园民谣Ⅰ》之后虽然仍然有2、3系列唱片发行,已经不能像《校园民谣Ⅰ》一样火遍大江南北。作为代表人物的高晓松认为,当时所开创的是一个“文人来做音乐的时代”,因为以前都是对弹吉他的或者打鼓的非常崇拜,“认同手艺人实际上证明这是一个很低级的圈子,因为这些人对音乐不重要,我们可以用美国的鼓手、英国的吉他手”。在校园民谣之后,一切以文化人为中心,然后再发展到以商业经营为中心。

      周杰伦
      进入2000年后,周杰伦逐渐成为唯一能够引领华语乐坛的艺人,他的唱片大卖、电影卖座,他开了公司,还当起了导演,干脆还导了一部电影。今年的“金曲奖”,曾经对这个游戏非常热衷的周杰伦在内地举行个唱,方文山频频为他上台领奖,周杰伦在流行和纯音乐两个领域拿到大奖,这在金曲奖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可惜的是,此时的周杰伦再不是那个自信到有些骄横会领着外婆傻呵呵坐在第一排等待失望的周杰伦,他更像一个商人,一个有才华又懂得如何经营“周杰伦”的商人。黄舒骏就曾这样评价,“没有周杰伦,这个乐坛会更寂寞。”大部分人将周杰伦视作继罗大佑、李宗盛之后又一个能够引领华语乐坛的音乐人,并且,有“周杰伦”LOGO的一切东西,都成为商家心目中卖座的保证。

      李宇春
      2004年,环球唱片公司与上海SMG合作成立上腾娱乐,打出“百万巨资寻找偶像”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我型我秀”节目,以唱功和嗓音论英雄。几乎在同一时间,湖南卫视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超级女声”,虽然他们不看中音乐,但红了个张含韵。2005年,“超女”在全国范围内造成轰动,前三甲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均成为签约歌手。李宇春更是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并挤进了福布斯排行榜,成为“选秀”时代制高点。曾经有人高唱以选秀来充斥华语乐坛,并期待他们能引领一个新的潮流,但事实证明,无论是唱功好的张靓颖还是一直被批评不会唱歌的李宇春,都只是综艺节目的一个产品,她们的生命力只是依附于综艺节目本身。

     

    宋柯

     三十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没什么理想,那时候我才13岁。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为公司找准一个方向,并且最终实现它。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电影太多了。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三十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就是长胖了,心态上没什么变化。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没想过,估计还得干这行。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我的节奏是越来越慢,更稳更成熟了。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喜欢,否则也不会继续干了。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北京的交通,太堵了。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顺序是亲情、友情和爱情。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的家人,包括我去世的父亲,一路陪我走来的那些“花儿”,以及好多合作的朋友同事。

    关 注 (0
    评 论(2)
    分 享
    余燕青

    谢谢分享,收藏起来

    2008-12-27 10:45:36
    张晓娜

    挺喜欢苏芮的“酒干倘卖无”

    2008-12-27 10:30:11
    热门
    相关
    实战案例:一个付款方式不妥协的客户
    作者
    蒋江雷
    回复:9 | 发布时间:2018-09-22 16:21:40
    分享5月最新买家寻盘(1000多条)5
    作者
    李名
    回复:0 | 发布时间:2009-06-29 16:37:49
    遇到骗子了?
    作者
    liuyuting
    回复:0 | 发布时间:2009-11-26 17:04:38
    国内各商务局-商务信息源整理
    作者
    刘勇
    回复:0 | 发布时间:2009-07-25 14:07:33
    2011年最新外贸询盘信息分享35
    作者
    邢智强
    回复:0 | 发布时间:2011-09-26 15:01:33
    2011年最新外贸询盘信息分享25
    作者
    邢智强
    回复:0 | 发布时间:2011-08-18 12:08:24
    有用的买家信息
    作者
    张一
    回复:0 | 发布时间:2010-07-28 22:36:09
    (转载一些)全球部分买家信息
    作者
    孙晓菲
    回复:0 | 发布时间:2008-11-29 11:20: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