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 仅仅是好难得好难得的空闲和心情来易之家发博客了,(放3天假,6号已经吃饭睡觉发呆了一整天),今天上午练了1个小时瑜伽,中午收到一条算是面试的短信,反正没事,就回复过去聊聊看,回来之后想起下午的谈话,突然才感觉聊的不就是自己这3年的外贸经历。
从实习到毕业再到做了3年的这份工作,迷茫,懵懂,忧伤和快乐并存着,但是更多的是磨砺与坚持,这是生活和成长所必须的。
起点在不正规的贸易公司:只要有客户,有订单,有业绩都可以。产品的专业知识,工厂生产过程都不重要,甚至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也接了一个USD3000的订单(2011年),但是后来才知道,我们的产品是仿牌的,老板是否有发货我也不得而知,只知道后来离开了,客户还在找我。
正式毕业在一家台资企业:你的直属上司非常重要,引导着你未来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向下管理的能力。现在回想到自己的离开有那么些后悔,但是就不多说了,不能沉湎于过去, 选择了什么,就得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只是会多绕一些弯路而已。
目前在职一家上市公司,大型企业更像政府机构,圆滑世故要学会,遇事要有死的说成活的功力,错误永远在别人身上 , 这种工作环境和态度正是目前所苦恼的,不能喜怒于色或发表不良情绪在微信圈里。
也就有了后来把简历公开在人才网上的想法,陆陆续续有收到一些电话和邮件通知面试的,也花了点时间去筛选见面聊了一些,因为在职公司属于集团型的, 产品接触面会比较大,包括箱包,面料,电子配件,家居健康等产品。 智能电子产品是发展的一个趋势,箱包特别是电脑包市场趋于萎缩,重点想说下服装行业的客户开发和维护:
- 开发客户其实蛮容易的,通过GOOGLE,FACEBOOK(需要翻墙软件),展会等都可以查询得到,做久了,圈子里的客户多少大家都知道,一年下来开发个7-10个客户是有可能的。
- 维护客户比较困难,如何让客户一直跟着你,不被激烈的竞争对手抢走,这需要一定的能力,当然专业经验固然少不了,需要慢慢地积累。
但是只要在工厂,就少不了事务性的工作,目前心态有点烦躁, 不知道是已经对事务性的工作产生了反感,想要换个环境来逃避它,还是其它待遇方面的问题,但是就这几家情况来说,不管是工作还是待遇都跟目前差不多,所以纠结着。
其实现在想想,回到最初的原点,那种状态和感觉是最好的,没有事务性的工作,只要有订单有money就OK了,管它工厂什么破事呢,没事还可以请个假避开出游高峰期出去走走。
我是刚毕业的,处于一个茫然期,在一个本地算是比较大,但是全国排不上号的企业,快两个月了 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个日本的出口要换代理结果让我得知,把消息给公司了,经理很重视,亲自策划,然后去了。。标书都弄好了,结果了无音讯,现在经理见到我都不搭理我了,不知道做错什么了
上市公司始终不是发展自己外贸事业的好地方,因为大的公司行事方式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在大公司做久了,就很难再适应一般的公司了,上一次那家台湾公司本来很不错。跟台湾商人,能学到的东西就很多,错失了一些很好的机会。很久没联系了,下一次来香港出展,找个机会见见面。我的电邮,电话都没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