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是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新兴国家。”昨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上海CFO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兼宁波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如是说。
“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时,中国经济的表现比其他国家好。 ”巴曙松认为,当时西方国家货币制度是金本位,而中国实行的银本位,使中国与经济危机隔离。“现在中国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1929年的情况,外汇储备1.9万亿美元左右,财政收入6万亿元左右,中国经济可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 ”
危机最多到第二阶段
对于这场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巴曙松认为,这场危机可能不会很快结束,要经历一场“摊牌、洗牌、再打牌”的过程。“目前欧洲是资本市场还未结束摊牌,美国资本市场尽管摊牌基本结束,但实体经济还没摊牌。”巴曙松表示,摊牌结束之后,整个市场将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行业重新调整,重组成新的玩家。之后就是重新制订游戏规则,包括衍生品交易、投行业务等,再继续打牌。”
巴曙松同时表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对待出口、外汇储备等方面的方式,值得反思。
巴曙松表示,面对外部的巨大冲击,中国最关键的是要找出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包括农村发展改革等。但如何盘活资产还需要金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创新。”
目前有巨大投资机会
对于企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巴曙松进行了大量调研。
巴曙松在论坛上建议,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实行持盈保泰的防御策略,盘活资产,调整债务结构,增加长期债务,减少短期债务;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择机而动的整合策略,低成本收购资产并进行行业整合。“近期有两起并购案例值得关注。一是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其背后逻辑可能就是可口可乐预期中国能够利用足够多的资源进行转型。度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内需将不可估量;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巴菲特收购迪比亚股权,市场争议很多,但巴菲特作为投资界大师,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值得反思。”巴曙松表示,在酝酿了30年的市场转型中,存在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我相信一些优秀企业家已经开始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