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去年6月,财政部取消含濒危成分的中成药出口退税,将西药原料药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5%。这对利润微薄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而西药原料药企业不得不大幅提价应对调整,也降低了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在医保商会关于广交会的总结中,还出现这样的评语:“劳动力、煤、水、电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涨价,与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夹击医药保健品出口企业,许多商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因价格上升,大单减少,对我国医保产品的出口数量将产生直接影响。”
刘金龙告诉记者,现在企业普遍采用两招规避汇率风险,一种是在合同中加入相关条款,比如按照人民币或者欧元报价,也有的用固定的比较低的汇率来签订合同;另一种则是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远期交易,如利用远期结售汇的方法,在签单的同时锁定汇率、规避风险。医保商会会长周小明预计全年医保产品的出口增幅将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