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关键人才
2010年的NBA夏季转会市场注定是不平静的,对于中国球迷来说,排在前几名的新闻应该是:
小皇帝”詹姆斯携手“龙王”波什加盟迈阿密热火,携手韦德组成超级三巨头;
小巨人”姚明没有行使自己的球员选择跳出合同,而老老实实在休斯顿火箭再打一年;
易建联从新泽西篮网被转卖到了华盛顿奇才,继续当他的“蓝领工人”;
让中国球迷恨多于爱的麦迪,以一年老将底薪,在应聘多支球队未果的情况下,最后一刻投身底特律活塞。
从NBA的风云变幻中可以看到:NBA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每支球队就是不同企业的化身,球队的老板就是企业董事长,球队经理是CEO,而球员既是企业中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商品可以在球队间交易。
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角是人,是球队中的核心球员,是企业中的关键人才。核心球员在球队中可以快速识别,得分高、协作好、年轻有潜力、对球队忠诚这样的球员一定是球队的核心人才。那么,在更为庞大复杂的企业人才体系中,哪类人才是关键人才呢?
关键人才的定义
关键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智力、身体、心理各个方面都是出众的,才能称为高素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通过对人的智力判断,选择高素质的人才,而现在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培养的是综合素质都高的人才。
姚明无疑是符合高素质人才标准的,所以才能够在2002年6月,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这一点易建联就要差点了,身体条件、天赋、心理状态都差了一截,虽然由于中国市场的原因,在2007年以第六位的成绩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但还是逃脱不了被数次转变,专干“脏活、累活”的命运。
关键人才也必须是高绩效的。高绩效在企业中体现在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业务能力的发挥上,这种绩效的发挥还同时应该是稳定的。詹姆斯是高绩效的,健康的姚明也是高绩效的。
关键人才还必须是符合企业价值观的。在关键时刻,关键人才是可以倚重的对象,他必须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某些人才与企业的的文化价值观不同,那么他坐的位置越高,今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就越大。在企业中,我们宁愿选择态度好而当前业绩一般的人,也不愿意选择能力强但“道不同”的人就是这个道理。麦迪是两届NBA的得分王,7次入选全明星首发阵容,但可能是由于伤病的原因,在火箭队的几年给人以出工不出力的感觉,散漫、自我,这样的人显然不符合关键人才的定位。
素质模型构建与关键人才
企业构建素质模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识别、发展、使用关键人才。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素质特征,就是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的,有别于一般绩效员工的素质特征。比如在Apple公司,这种核心素质特征更多表现为创新、激情,而在IBM,给人的感觉是稳重、可信赖。我们在选择运动员的时候,看中的不外乎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所以才会出现踢足球出身的纳什和练百米起家的刘翔。可以说,核心素质是一些通用素质,有了这样的素质,就有了成才的基础。
作为一名管理者所呈现的素质特征,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领导力,领导力是企业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企业会将领导力分为管理自我的能力(诚信、务实、成就动机),管理他人的能力(沟通、影响、激励)和管理业务的能力(业绩导向、客户导向组织)。
职系素质特征,就是该职系(生产、研发、销售、职能)所特有的能力素质。在一个企业中,不同职系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是不一样的,同一个能力素质对不同职系重要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对于研发人员就要求创新、激情,而对于合规内控人员,就不能过于创新了。同样是篮球运动员,要求的能力也不一样,一个好的控球后卫,需要很好的视野和精准的传球能力,而对于一个优先的中锋,就要求有极佳的站位能力和空中控制能力。
伯乐相马是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我们有了能力素质模型,就相当于有了相马的标准,这一才能够真实识别企业的关键核心人才。
对关键人才的激励
如果你是NBA球队的老板,你会给谁的工资最高?和谁签的合同最长?不会是麦迪,他满身伤病而且太老了;不会是姚明,他的左脚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哪天就罢工了;也不会是“小飞侠”科比,虽然他正在一项项打破着前辈的记录,但是他已经33岁了,谁也不会冒险把一个6年的大合同给他,天知道到了39岁科比是不是还能飞得起来;最大的合同,最长的合同,一定是留给26岁的“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的,在2003年NBA选秀大会上,18岁的他以选秀状元的身份被克里弗兰骑士队选中,在之后的7个赛季里一直效力于骑士队,并且打破了联盟一系列最年轻的纪录。他代表了未来,同时符合我们关于关键人才的各项标准。
有调查表明, 80%的企业正在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来吸引保留人才。对于中高级管理人才及核心技术人才,企业更倾向在提高固定薪酬的同时,侧重保留奖金、中长期激励及弹性福利计划。这里面所提到的薪酬,是整体薪酬的概念,除了固定薪、变动薪、福利外,还应该包括学习、发展的机会,越是企业的核心、高薪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机会就越看重。
很多企业也希望通过提供内部晋升空间来吸引保留关键人才。内部晋升作用通常是显著的,但需要薪资福利、培训及调整职责等整体支持。很多员工被提升后,由于支持不够(尤其是培训指导方面),会使其能力与职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影响该员工及团队的满意度和绩效。同时,针对关键人才紧缺的能力,培训也是重要的一环,但目前的很多培训注重形式而忽略效果,尤其是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因此,很多企业对于关键人才正在加大推进教练辅导项目。
关键人才的去关键化
在NBA中有句名言,“一个人永远不能战胜一支球队”。不能否认核心球员的关键作用,但越是在季后赛,越是一个球队的整体实力左右着比赛的胜负。企业在为关键人才搜肠刮肚想尽各种办法“选、用、育、留”的同时,也在利用各种手段“去关键化”。如果能够将保存在关键人才头脑中知识,通过软件产品或者硬件设备固化下来,那么复制和传承就容易多了,企业也就更加安全,业务也容易做大。
对于企业来讲,必须是整个机体是健康的,不受限于任何单个人的发挥。那么一方面我们既要关注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同时也要运用人才管理的方法是关键人才去关键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需要把重心放在关键人才的持续供应上。
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所需的人才种类,梳理关键的岗位以及标准。
其次,关注关键人才的甄选与储备,使关键人才成为流动的人才池。首先要建立并完善人才招聘机制,关键人才的渠道分为内外两方面,人力资源部应根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所需的人才情况,根据不同时期的用人需要,对所储备的人才进行面试、筛选和任用。对于暂时没有职位需求的优秀人才,存入储备人才库,以备将来需要时调用,防止人才断层。除了外部招聘,建立并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即人才培养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每个员工不同的特点,针对性地做出小组培训计划,安排在企业中有晋升可能的员工参加培训,充分发掘其潜力,帮助他们适应更高岗位的需求。做出人才激励培训计划,帮助员工认清、认同企业发展前景,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性,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加强企业关键人才的知识内化以及体系建设,建立良性的人才文化与价值观,这也是巩固企业人才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地从社会和企业内部予以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并定期对企业已聘人员进行评估和管理,调整、安排好人才的职务,提拔有实力的员工,确保他们是工作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位上,从而发挥其最大潜力。只有形成了企业持续的人才库,才能真正实现关键人才的去关键化,使企业构建出一支合格的人才梯队,在需要人才的时候,确保有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