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集团下属科技公司改组,执行委员会找我谈话,决定派去兼任科技公司的副总,负责整个公司的业务和人事安排。工作于是无厘头的增加了很多内容。
当时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平均年龄25岁。
那个新的助理,是经过多次面试后,我亲自招回来的一个女孩。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聪明,性格活泼。私下里我得承认,我招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她在大学里优秀的表现之外,还因为她写了一手漂亮的字。
女孩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尤其像她,看起来长发飘飘,多么女性化的一个姑娘,一手字却写的铿锵倜傥,让我对她不由多了很多好感。
手把手的教。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
她也学的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也相处的颇融洽。我开始慢慢的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让她尝试着去处理。
开始经常出错。她很紧张,来找我谈。我告诉她:错了没关系,你且放心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遇到问题了,来问我,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仍然错。
又来找我,这次谈的比较深入,她的困惑是,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我当时问她:什么叫做不琐碎的工作呢?
她答不上来,想了半天,跟我说:我总觉得,我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我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那次谈话,进行了1小时。我知道,我说的话,她没听进去多少。后来我说,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先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然后循序渐进罢。
半年以后,她来找我,第一次提出辞职。
我推掉了约会,跟她谈辞职的问题。
问起辞职的原因,她跟我直言: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却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
我又问她:你觉得,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的最浪费你的时间精力的工作,是什么?
她马上答我:帮您贴发票,然后报销,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然后把现金拿回来给您。
我笑着问她:你帮我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
她呆了半天,答我: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呗,能有什么信息?
我说,我来跟你讲讲,当年我的做法吧:
98年的时候,我从财务被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
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到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等记录下来。
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我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我的上司有情况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会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
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等等等。
当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的很妥贴。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
渐渐的,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越来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的,一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我看着这个姑娘,她愣愣的看着我。
我跟她直言: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
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
又坚持了3个月,她还是辞职了。
这次我没有留她。让她走了。
后来她经常在MSN上跟我聊天。告诉我她的新工作的情况。
一年内,她换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说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
05年的时候,她又一次辞职了。很苦恼,跑来找我,要跟我吃饭。
我请她去写字楼后面的商场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忽然跟我说: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很多读者留言,说:苏苏,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和工作经历吧。或者在悄悄话里跟我说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咨询我的意见。
除了不爱指导别人之外,其实真正地,我是认为任何人的工作经历都不具备可比性。更加不能有绝对的借鉴作用。因此我总不原意在博客里过多的谈到我的工作。
每个人都有当新手的时候,一开始工作生涯,很多问题就扑面而来。
所谓的职业生涯,其实你很难预测到你将来真正要从事什么工作,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是否跟你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有关。大多数人,很有可能将来所作的工作,跟他当初所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22岁大学毕业在26岁之间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怎么样的良好的工作习惯。
这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指的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是否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更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长为一个被人信任的工作的人。
人都有惰性,也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并且能被你顺利完成的工作,谁愿意说三句话甚至半小时交待一个怎么都不明白的人呢?沟通也是一种成本,沟通的时间越少,内耗越少,这是作为管理者最清楚的一件事。
当你有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多的学习机会,人人都喜欢聪明勤奋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大概更是如此。
一个新手,大多数新手,在这四年里,是看不出太大的差距的。但是这四年的经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不在乎年轻时走弯路,很多人觉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工作,循序渐进的、隐约的,成为今后发展的分水岭。
漫不经心的对待基层工作的最大的损失,就是将看似简单的事物性处理方式,分界成为长远发展的能力问题。
聪明的人,总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他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那些看起来资质普通的人,总能比自己更能走狗屎运。抱怨她容貌比自己好,或者他更会讨领导欢心。等等等等。慢慢的,影响心态。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是这种情况。
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
在聪明和踏实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后者。
而踏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
某日,跟老板开玩笑,说一个公司大概分以下几种人:聪明的懒人,聪明的勤快人,笨的懒人,笨的勤快人。
我说:让聪明的懒人做老板,负责决策,他能找到最有效直接省力气的发展方向;让聪明的勤快人做管理者,负责执行决策;大多数的员工都是笨的懒人,加以督促和指引,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有些可以培养成聪明的勤快人,成长为管理者;最怕笨的勤快人,添乱。
玩笑归玩笑,其实概括了一个人在职业生涯里的几个阶段。
所谓职业,无非是将自己变成一个聪明的勤快人。如此而已。
我记得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时候,口译老师跟我们说,走出校门,无论你在前两年做什么工作,其实都无所谓,关键是你养成了什么样的工作习惯,这是你以后事业的基石。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是每天都在做琐粹的事情,打印,接电话,寄文件。但是真得使自己成长了。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锻炼的机会,你就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