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到底能不能投P2P?用数据和事实告诉大家!
一、P2P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理财方式之一
给大家看下目前主流市场各种理财产品的对比:
收益:P2P平均收益在10%左右,高于银行储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信托;
风险:P2P投资还是有一些风险,相比于股票和私募基金来说风险算低的,选择较低收益的平台安全性基本可以与信托持平;
门槛:P2P的收益比信托和私募基金高,但门槛要低很多。
赚钱比例:比其余几个高收益产品风险低的多;大部分人都在赚钱。
通过对比可知,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讲,P2P确实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投资产品。从目前大环境来说,中美贸易战升级,实体行业日趋不易,P2P已经渐渐成为性价比最高的理财方式之一。
二、P2P整体风险在不断降低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2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4164家,分布在2011年至今的8年间,高峰期为2016年,2016年全年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凌驾1700家。跑路类型的占比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走势,最高值为2014年的45.85%,2018年已经降至3.94%,可见恶意跑路的情况呈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走势。另外截至2017年1月底,踩雷投资人47.8万人,但只占总投资人数的比例的4.5%,触雷资金265.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1%。换句话说,这个投资市场95.5%的人是赚钱的,96.9%的钱目前还是安全的。这个比例,跟股市7赔2平1赚的相比,要好很多。如果普通人因为惧怕那4.5%的风险,而放弃投资P2P那会是多大的笑话。
2017年随着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阶段做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关键性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虽然看目前备案可能延期了,但足以说明整个P2P合规在一步步推进,整体风险在降低。
三、P2P的模式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
根据大数据显示P2P确实在解决小微企业和社会底层群众借钱无门的问题,增加了普通人的投资渠道。截止到2017年12月P2P给小微企业和个人累计输送62339.41亿元资金,使得民间借贷利率3年内降低了一倍。P2P使得400多万投资人,累计获利4000亿元。P2P的交易规模7年时间暴涨了300倍。
短短6年时间,P2P投资人数从1.5万增长到2000万,规模也从零达到1万2千多亿,增长速度非常可怕。在媒体有意无意新闻下的“跑路P2P”,每年仍然有许多人开始挤入P2P投资,是因为这些人智商不够吗?并不是他们傻,只能说是他们看到了P2P真正存在的价值和它产生的价值。
四、积极参与抓住最后一波红利期
第三方机构显示2017年前11个月P2P网贷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低于10%,在9.7%左右的水平。从2013年的20%,到2015年的12%,到2016的10%,再到如今的9%,P2P平台的收益水平不断降低。预计2018年P2P的收益水平将继续小幅下调。一是因为各个平台的合规成本在增加;二是因为之前能带来高收益的“次级资产”都渐渐被禁止,包括前不久被禁的现金贷资产;三是随着P2P行业大平台的“议价”能力越来越高,之前将利润让步给投资人的做法会得到纠正。因此小编认为现在的P2P正出于红利期的尾巴,我们要牢牢抓住机会,等到市场稳定趋于成熟那么高收益也将不复存在。信托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三年前平均19%左右的收益到今年8-9%的收益,相差的不仅仅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