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金融巨头摇摇欲坠,美国金融业的百年老店之一——雷曼兄弟公司深陷危机。“两房”的危难和救助刚刚拉开序幕,雷曼公司是否又会被列入美联储和财政部的救援名单上呢?我想不会,也就是说,雷曼公司将和贝尔斯登公司一样退出历史舞台。美国的金融危机能够到此为止吗?我看
不能,因为这正是危机加深的开始。 贝尔斯登公司的破产是由于次贷危机,而次贷市场的总规模是1.67万亿美元;“两房”危机涉及房地
产业的资产证券化市场,直接受影响的已发行票据总额逾5万亿美元;雷曼公司在美国投资银行业中是固定收益产品市场的龙头,而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呢?超过30万亿美元!还不包括各种外币产品! 人们谈虎变色的次贷危机只是序曲,现在的危机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债券品种,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举债消费与投资的生活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进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债务链之中,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各种债务的分拆与组合中游刃有余,并且创造了多次“打包”的结构金融产品。于是,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金融超市”中,货架子上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特别是从七十年代衍生产品市场诞生之后,商业银行的交易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至今日,同时在线交易的银行中间业务交易性产品有两万余种。由于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和衍生交易有很高的比例设计债券市场,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债券作为基础性的交易工具,所以债券市场规模巨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错综交易,经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结果就使这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逐级放大,对参与者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巨大的高风险交易市场中,雷曼兄弟公司鹤立鸡群,代表了固定收益产品的设计、交易和管理的最高职业水平,有着业内公认的垄断地位。换句话说,雷曼公司的标准就是行业的最高标准,任何复杂的交易结构和产品设计一旦贴上雷曼公司的标示,就好比制造业中的免检标识一样,有了无条件过关的公信力。所以在这个高端金融市场中,雷曼代表职业水平,雷曼代表社会公信。今天,这样一家百年老店陷入危机,就像“三鹿奶粉”毒害婴儿一样,再次动摇了华尔街的公信力。一连串的疑问会迅速蔓延,华尔街的信誉将大打折扣,就连初出茅庐的学生也会问:华尔街还能够控制她自己设计制造的“机器人”吗?
全球债务市场的信用危机必然引发恐慌性抛售,衍生产品的交易必然受到影响,交易中的授信额度必然大幅下降,新债券的发行规模必然急剧收缩。结果就是全球债务链可能风雨飘摇,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负债经营模式和家庭举债消费方式也都会受到影响。这时,目前还主要发生在虚拟经济的金融危机几乎必然扩散到实体经济。所以说,雷曼公司案的爆发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加深的开始。
次贷危机如冰山一角,现在露出了债务危机的狰狞面貌,当前的美国经济几乎就是那艘脆弱的“泰坦尼克号”巨轮。遥想当年拉美债务危机对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经济破坏,我们不得不关注美国经济政策的每一步调整。从经济学的标准看,美国“两房”危机的解决方案是非常“社会主义”的,但从方案提出到国会核准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其间几乎没有任何理论上的争议。为什么呢?因为“两房”的基础是国家信用,国家可以不管“两房”的股东,却必须维护国家的信用。和贝尔斯登案的解决方式一样,美联储可以不关心贝尔斯登公司的存亡,却必须联手摩根大通公司积极介入以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现代金融是商业社会的政治,所以化解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必须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特别是对于美国,金融是美国的立国之本,这不仅在于其本土经济的稳定,而且在于其国际社会的信用,这两个因素又决定了美国能够把本土的金融危机输出到国际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嫁危机”。
危机当前,美国政府干预的基本倾向是输出通胀,转嫁危机。所以她在通货膨胀的威胁面前大胆降低利率,全力刺激经济,毫不犹豫地实践着经济“社会主义”的调控政策。通货膨胀的“祸水”在全球泛滥,背后是各国宏观调控能力的奥林匹克竞赛。竞赛的结果,或者是欧美国家在本土消化危机,或者是把大部分通胀输出给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挑战面前,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及时做出调整,从重点追求CPI下降的“面子工程”转为刺激经济成长,从“反热钱”的闭关自守转为鼓励外资流入的拉动消费,从贸易主导的出口加工转为投资主导的市场扩张。(金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