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时候,房产商们非常流行跟家电老板联姻,共同发起一些冠名为“新家居生活“”的活动,当时营销界称之为“异业整合“”;2007年开始,汽车业又开始热衷与红酒、房产、高尔夫、顶级私人会所和俱乐部等合作,营销界惊呼为“跨界营销“”,有人甚至立马定论将成为“最前沿火爆的营销潮流,风靡任何一个行业,彻底颠覆营销界“”。
这个结论下得过猛。早在2003年,就有媒体预测“不同品牌的营销合作“”会是不可逆转的营销趋势,因为总是局限于所在的行业挖掘潜力,同行业的营销手段彼此抄袭,很容易同质化,一些敢于冒险的企业便尝试引入其他行业的元素,寻求突破。可是,“合作“”并没有普遍化,想通过“异业整合“”和“跨界营销“”改变现有营销现状的冒险者,大多兵败而归,或者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好。然而,为了粉饰与合作者的关系默契,“生意“”不成“人意“”在,他们还是会对外界宣称合作很满意,“跨界“”很成功。
跨界营销并非企业传统营销工作之外的事,能推就推
没有亲自操作过“跨界营销“”,或者不熟悉两个看似成功的品牌,操作“跨界营销“”内幕的人,很容易被当事人表面的客套话误导。任何两个看起来“天作之合“”的跨界,从策略构想、合作邀请、谈判到执行跟进,每个环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让合作夭折,所以“跨界营销“”从前到后一路走来的管理者,事后总是会长舒一口气,对自己说“总算折腾完了“”,至于合作是否达到当初的预想,等吐完这口气再说吧!
跨界营销之所以被尝试得那么少,是因为它并非企业传统的营销手段,很多管理者并没有将它列入企业日常的营销事务,因而在企业中,会有公关部、广告部、活动部、市场研究部等,却唯独没有对外营销合作部。跨界营销并没有专门人去策划构想,也没有专门人去跟进,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与业绩考评,每个人都不会当它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反正不去做,领导也不会说自己工作不称职,做砸了,领导反倒会责难自己,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多跨界营销的源起,很少是下面员工主动提议而被列入企业议事日程的,一是有这种主动意识、有这种跨界营销思维,能够跳出本职工作之外重新思考的员工非常少;二是由普通员工提出的,很少会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管理者太忙了,当一个合作还只是下属口头上的构想时,他根本无法预见跨界的营销合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管理者也会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做不好被老板一顿猛批。在营销组织里,逃避、保守与故步自封等人性的弱点随处可见。
由管理者自己提议,并与跨界品牌的管理者私交很深,双方对合作玩一把“跨界“”一拍即合,这种跨界营销最容易列入日常的工作议程。由跨界营销双方的管理者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对接推进,如果管理者定期监控进度并将合作纳入该员工的业绩考评,被指定的员工自然不敢懈怠。
跨界伙伴,讲究门当户对,也讲究时机
然而,这种情况毕竟特殊,大多数时候,跨界营销总是由某一方,向潜在的跨界合作伙伴抛出绣球,试探对方的合作意向开始。如果潜在合作伙伴选择得够准,合作的方式和回报也有足够的吸引力,跨界双方的联手会变得比较容易。但是,跨界营销最关键的难度恰恰就在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方式与回报的谈判上。
营销界被人称道的跨界营销案例,如华硕笔记本电脑和兰博基尼跑车的跨界,设计推出跑车型的笔记本,LG手机与巧克力的跨界,设计出LG巧克力手机等,不管是产品开发上的跨界、还是传播与渠道上的跨界,无不经历过一个漫长的磨合,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合作期间将方案推倒重来多少次,已无法统计。
跨界伙伴的选择,总是讲究门当户对,小品牌想高攀可以,但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便如此,大品牌也未必愿意答应。与一个跟自己地位和形象不匹配的小品牌合作,大品牌会担心自己的品牌受损,只有极少数短视、追求短期利益的大品牌管理者会放下身价,愿意与小品牌牵手合作。
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彼此的资源需求匹配,并且需求的呼应要恰到时机。企业的成长总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成长时期,不同的品牌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工作目标,都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如果双方的需求不同步,甲方想通过跨界合作,与乙方共享渠道资源,乙方却公司上下为着新产品开发一筹莫展,开拓新渠道并非公司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无论甲方抛出的合作条件多么有吸引力,乙方管理者都不会让新的合作给本已焦头烂额的工作添乱。
为着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放下身价,没几个公司能做到
就象去年被评为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的创维与华帝的联姻。双方在城镇市场已开发多年,提升空间有限,彼此都迫切需要开拓农村市场,但农村市场如果单靠自己去突破,开发成本极高,获利还不可保证,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共享彼此的渠道,丰富单一店面的产品线,减少彼此的经营风险。
可是,拥有农村市场渠道网络资源的家电企业,又何止创维和华帝两家,TCL有,格力有,美的也有,并且拥有的经销商、专卖店资源比创维和华帝更多,为什么携手的偏偏是这两家?有了好的合作时机、方式,并不会让与潜在合作对象的接触轻松太多。跨界营销从无到有,其中一方主动提出需求,主动向几个潜在合作伙伴发出合作邀约,甚至要主动拜访前去提案,向广告公司一样兜售自己的合作思路,面临淘汰的可能性并不比广告公司的提案小。
两个同样是习惯了别人求自己的甲方,突然之间为了个看似不务正业的新奇跨界营销想法,跑去低三下四寻求与对方合作,没有几个公司能放下这个身价。当初创维在寻求跨界营销合作伙伴的时候,未必一开始就选择的是华帝。相比华帝来说, TCL、格力还有美的等,在农村三、四级市场的网络布点要成熟得多,但是合作的邀约并未尽如创维心意,选择比创维品牌低一个级别的华帝,由大品牌主动向小品牌发出合作邀请,小品牌的管理者自然乐于接受,因为可以傍大品牌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比花广告费要合算得多。
在第一时间找到潜在跨界伙伴的头头们,会事半功倍
越大的品牌,公司治理会越规范。营销部门里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考评被限制得死死的,大家都想着各扫门前雪,不关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没奖励,做差了遭批评“”的事情,员工们都会本能的往外推,不闻不问。所以(全球品牌网)合作邀约的对象如果找错了,不是直接找到对方说话有点分量的管理者,而是下面的普通事务主管,合作书很快会被当作废纸丢在垃圾篓。
想要迅速并且成功的达成合作意向,必须在第一时间找到潜在跨界伙伴的管理者。大多数跨界营销之所以能一拍即合,并进展顺利,相当多是因为跨界品牌双方管理者的私交,头头们一旦达成共识,合作被当作工作指令分配下去,执行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TCL冰箱与农夫山泉在活动推广的跨界,就是因为双方的高层之前便已熟悉,了解彼此的长处,然后在偶然的场合碰撞出合作的火花。
不过,利益的平衡始终是跨界合作双方考虑最深的问题,在商言商,无论双方之前私交多么深,在生意场上谈起事情来,从来都讲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所以在合作中,一方想自己什么资源都不付出,尽想着占对方的便宜,合作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双赢“”的提法在合作中被提得最多,但也最难把握彼此“赢“”的分寸。每个人的期望值都不同,究竟资源置换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算的买卖,变数太多。不同的人谈判,会带来不同的谈判结果,同样的人不同的时机过去谈判,结果也会有不同。谈判中,发出合作邀请的一方在想好了自己合作想要达到的目标后,准备付出多大的代价去谈判,谈判的底线是什么之后,关于对方的合作心理预期的揣摩就显得格外重要。
好的营销,永远需要好的管理做支撑
比如创维与华帝的渠道合作,从合作进行“新农村影像工程“”活动推广,到共享彼此的专卖店资源,让彼此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店面销售,中间的执行细节并不如我们最后看到的“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拉开帷幕“”这般美妙,谈判总是痛苦的。
就说“新农村影像工程“”活动,到底由谁来组织执行,中间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支出又谁来付,如果说分摊,那么各自摊分的比例是多少,彼此对接分工的流程又是怎样的。而有关开放彼此专卖店渠道,进行彼此产品推介与销售则更为复杂,双方的物流配送如何整合;店面内部的产品陈列如何协调,在华帝的专卖店里,创维的产品展位和物料摆在哪,创维专卖店里,华帝的又在哪;如果一方卖出了对方的一套产品,资金该如何结算,双方的销售员又该有怎样的销售培训……,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双方在谈判中一一解决,如果一方态度坚决,觉得自己合作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不肯让步,就不会有后面我们所看到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创维+华帝“”跨界营销了。
抱怨、责难与讨价还价的艰辛疲惫将永远伴随着跨界营销的始终。两个完全不同的利益主体,为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在一起合作,需要磨合的实在太多。如果合作中,双方不以专项的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推进,不组建项目工作小组,定期以固定高效的形式展开沟通,合作很容易因为停停放放,导致合作热情与意向大减。好的营销,永远需要好的管理做支撑,构想再天才,执行不下去,或者因管理不到位让执行大打折扣,“天才构想“”到最后也会变成“平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