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时代,跨领域数据的交叉融合和数据的流动使得许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战略转型研究》(以下简称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处于互联网战略转型“榜首”,尤以股份制银行发展最为迅猛。
专家认为,转型难度大、不深入、不全面、产品高度同质化是目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领域布局的几大突出问题。在今后发展中,商业银行应着重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强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二是变革再造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三是在组织上进行匹配。
尚处转型初期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谢绚丽对记者表示,2010年至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互联网转型正在不断深化,从东部沿海向西部逐渐渗透。但目前总体转型尚处初期,压力巨大。“从互联网金融的认知、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及互联网金融产品三个维度来看,互联网产品的发展与普及最快,特别是电子银行产品普及最广。互联网理财、信贷、商务等金融产品则普及率较低。”
报告显示,从银行群体看,国有银行从时间上和程度上较为平均,处于转型领先位置,但明显后劲不足。股份制银行增长迅猛,近几年成为转型主力。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则差异较大,并且上升最快。部分优秀的银行与大部分滞后的银行使得平均水平仍处于落后地位。从银行个体看,某些重点地区的中小银行超越传统大行,成为互联网转型的领头羊。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发展趋势最为突出,超过先发优势明显的招商银行。而工商银行则是国有银行中持续转型的典范。
寻求“外援”帮助
报告认为,为了加快转型步伐,在今后发展中,商业银行应强化与互联网企业这类“外援”的合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商业银行金融信息资料以及客户来源,丰富商业银行的应用场景。同时,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利用资金、政策上的保障,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建立起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交易平台,形成综合的金融交易体系。
而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能否充分融合最新金融科技技术,也是决定商业银行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近两年在金融界迅速蹿红的“区块链”被寄予厚望。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称,我国的金融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建成超高速、大容量、中心化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组建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分布式“联盟链”,实现现有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无缝链接,金融机构不论大小,都可以共享互联互通的技术平台,为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发展普惠金融,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达到节约投资、节约交易成本、确保交易速度、实现合规控制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科技安全愈发受到关注,防范该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保护网络金融安全,已成为渐趋迫切的需求。近日,在支付清算协会的支持下,腾讯财付通、蚂蚁金服、百度金融、京东金融等行业伙伴共同组成金融风险信息共享联盟,意图提升行业整体的安全防范水平,构建联防联控机制。腾讯还借此发布了建立安全生态的“三把利剑”,即利用公众举报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警方介入机制,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