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林格是美国纽约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所赚的工资不足以满足她的日常生活开销,于是,她便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找到了一份做保姆的工作,每天下班后,六点到八点,帮人带孩子,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2011年10月3日,林格从雇主家里领到了第一个月当保姆的薪水,虽然不太多,但想到能让自己困窘的生活宽余些,心中还是很高兴。她在住处附近的银行开了一张借记卡,将刚领的薪水存了进去,还打算以后每个月的薪水都存进去。
一个月以后的同一天,她再次领到了工资,便来到那家银行,将钱又存入了借记卡中,并顺手查了一下余额,忽然发现少了5美元,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自动扣除的借记卡管理费,每月5美元。”
“我只有这么点存款,每个月你们就要收我5美元的管理费?”林格感觉不可思议。“不好意思,银行就是这么规定的,无论您存多少钱,都统一收取5美元的管理费。”
她直接找到行长,指出银行的做法有违公正,但行长说:“我们对用户的借记卡进行管理,也要付出一定的人力和财力,所以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的。”
回到公司后,林格向同事说起了这件事,并且表示:“我们应该想办法让银行取消这项规定!”但同事们认为,以个人力量挑战大银行,胜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还是别惹麻烦了。
“但这不公平!”林格激动地说。“正因为我们是弱势群体,银行更有义务保护我们的利益,而不应该想方设法对我们进行榨取!一个人就收取5美元,那么全美国是多少钱?的确,挑战这样一家大银行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可谁都不站出来,公平和正义就要大打折扣!”
那天晚上回到住处之后,林格仔细思考了一番,她想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去挑战银行的霸王条款,真的很难取胜,而且这件事又不适合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她意识到,必须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才能迫使银行在压力下屈服。也就是说,银行的做法合法不合情,所以只能在道义上施加压力。
想到这里,她便坐到电脑前,起草了一份请愿书,在这份请愿书中,她写道:“美国人民在金融危机期间花钱拯救了制造危机的美国银行,它怎么好意思从借记卡用户身上压榨一年60美元的费用!不错,收不收管理费是银行的自由,但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同样是银行的责任和义务!”
写好之后,林格便把这份请愿书发到了一个允许任何个人与团体发布议题的无党派网站———Change.org网,收集支持者签名,以迫使银行取消这一不合理收费。
林格的请愿书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跟帖留言,对林格表示支持,谴责银行只从经济利益出发而不顾社会公平正义。不到三天,就有多达30万人签名响应,此事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包括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ABC(美国广播公司)等主流媒体都对此事进行报道,甚至引起了白宫的关注。2011年11月6日,在例行的记者会上,当有记者就此事征求白宫发言人卡尼的意见时,卡尼说:“白宫方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政府保护合理的民意诉求,也保护企业的合理化行为,当然,也希望企业能负起社会责任来。”
强大的舆论压力使得银行方面成了众矢之的,起初他们还想以自由经营法则的理念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但面对众口一词的局面,银行方面只好选择妥协。2011年11月7日零时,银行方面宣布:取消每月收取的5美元借记卡管理费,并愿意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
消息传出,人们欣喜异常,Change.org网站首页专门为此打出“我们赢了”的庆祝口号,网站负责人拉特雷兴奋地说:“这件事告诉我们,当人们团结起来,就拥有了潜在的强大力量!”
林格更是喜极而泣。她说:“我在乎的不是5美元,而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唐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