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亚洲银行家峰会近日在新加坡召开。在金融科技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来自世界各地的银行家围绕“未来新金融”主题,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金融行业的转型趋势和科技变革,以及新金融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深圳是中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创新走在中国前列,网贷平台数量仅次于北京,涌现出微信、微众银行等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公司。记者留意到,中国的金融科技已受到国际关注。麻省理工学院关系科技工程董事总经理David Shrier在大会上预测,腾讯或将吸收全世界70%的金融科技市场。
“传统银行可能不需要了”
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2000余名行业代表参与了本届峰会,来自全球的银行家分享了各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践与创新,以及全球金融业的转型趋势和科技变革。
《亚洲银行家》主席Emmanuel Daniel指出,支付领域正在迅速发生变革,使得传统银行许多细分业务的概念可能会很快被遗忘,新的概念正在形成,甚至很快传统银行都可能不需要了。“因此,没有理由不重新看待金融产品的设计,也没有理由不重新审视银行业。”
“就像柯达虽然发明了数码相机,但依然在数码时代失去了竞争优势。当前大数据、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虽然在银行中开始广泛应用,但新的技术需要用新的方式组织生产,并在实践中对技术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创新,很难说现有银行的组织方式在金融科技时代是否能够继续存在。”Emmanuel Daniel推断,“金融服务的全面线上化不可避免,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催化剂,但是否最终能取得成功却需要探索组织和运营方式的优化,以最大化地发挥技术所带来的优势。”
金融技术的变革和创新正在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美国前众议员、2010年地标性金融改革法案《Dodd—Frank Act》提案人Barney Frank指出,在欧洲,已有600万个人工职位被取代。
“中国已成金融科技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手机支付对传统银行支付的影响更大。麻省理工学院关系科技工程董事总经理 David Shrier甚至预测,中国的腾讯将吸收全世界70%的金融科技市场。他指出,手机支付的痕迹将产生庞大数据,不仅可用于预测一个城市GDP的增长和投资的作用,还可用于预测市场的变化,以此提升控制信贷风险的能力。“新技术的变化太快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跟着客户的需求走,并寻找哪些金融技术可以适应金融业务的需求。”
TCS Financial Solutions 副董兼联席总裁R.Vivekanand则在对话环节感叹,当今银行业最大的变革主要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以中国为例,金融科技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是普惠金融还是财富管理,金融与科技都在进行融合。在金融科技的不同领域,包括支付、网贷、大数据、智能投顾、科技保险、区块链等细分领域,中国也开始从最初的学习者、模仿者逐渐转变成相关领域的创新者甚至引领者。